第 90章炮撼襄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90章炮撼襄江

 

后山药坪骤然尘土飞扬。粤军工兵团长李文忠扯开喉咙大吼:“起!”两百赤膊士兵喊着号子,将八门刚从棺材里取出的迫击炮架到预设的岩石掩体中。

“标尺八百,仰角西十二,准备试射!” 轰! 炮弹在千米外的北洋军前哨工事腾起黑烟,三幢木质瞭望塔应声坍塌。 “报靶!”

李文忠眯眼举着测距镜,“偏西八十米,标尺调整至七百二!装高爆弹!” 震耳欲聋的轰鸣炸得阵地碎石飞溅,却盖不住战壕内突然爆发的尖叫——三天前被炸断腿的李阿福单脚蹦到炮位前:“打他娘的!给王排长报仇!”

指挥部木桌上铺展的油布地图浸着三处血指印。朱培德的红蓝铅笔在地形等高线上划出一串楔形标记:“王占元部昨天增调三个机枪连到二道岗,再不撕开口子,三天后他们的铁甲列车到了就更难啃。”

陈世豪抓过酒壶灌了口残酒:“十门迫击炮足够捅穿二道岗的沙包工事!” “北洋军在磨矶滩架了十二磅野战炮,”李宗仁用刺刀钉住地图东侧,“必须分兵掩护侧翼。”

陈少杰突然指向地图上的无名谷地:“今早习水的猎户送来消息,这里有两条骡马古道能穿插到北洋炮兵阵地后,若是配合……” “让我去!”

刚从医疗帐篷包扎回来的黄琪洪猛然推门闯进,“第七团还剩六百活人,足够拼掉那些放冷炮的龟孙子!”

午夜子时,十二名桂军士兵脱下军装换上灰色短袄——这是从当地猎户借来的伪装服。每个人背上绑着三包硝酸甘油炸药,腰里别着五颗手榴弹。

黄琪洪用烧酒喷湿的布巾缠住口鼻,声音发闷:“看见绿色信号弹,立刻爆破弹药库!” 东北方忽然闪过三道明黄光柱——这是北洋铁甲列车巡逻探照灯的例行路线。

第七团残余士兵伏在碎石滩里蛆虫般蠕动。侦察兵阿贵忽然猛拉黄琪翔衣袖:五十步外沙丘上有金属光一闪而过!

趴伏半天的北洋暗哨刚想起身撒尿,咽喉便被涂满毒汁的弩箭洞穿——这是大别山老猎户李铁头的绝技。藏在半里外灌木丛中的护国军信号兵立即举起蒙着红绸的手电筒:急促的三明三灭。

放!”随着李文忠挥旗怒吼,六声炮弹出膛的低沉嗡鸣撕裂夜幕。 轰轰轰! 北洋炮兵阵地的汽油桶贮藏点瞬间爆成火龙。

正在换岗的步兵还未抓起步枪,更大的灾难在头顶炸响——三门迫击炮按照预设坐标,用延时引信将炮弹送进了露天弹药堆棧! 东侧山坡亮起的炫目火光成了总攻令。

2月22日清晨,襄阳城东五十里——北洋军东线总指挥段祺瑞站在炮兵观测台上,手中德制测距仪的金属外壳在霜气中泛着冷光:

“护国军的迫击炮阵地必然在双龙坡一带。”他转身对炮兵旅长王镇涛下令:“12门克虏伯山炮全数标定双龙坡五至八区,火力覆盖半小时!”

“是!标尺1500码,榴散弹三发射!”传令兵的呼喝声中,大地开始震颤。 剧烈的轰鸣声撕裂晨雾,三公里外的双龙坡瞬间被火海吞没。藏在临时掩体后的十门护国军迫击炮被炸飞两门。

但剩下的士兵却早己按陈世杰的预案转移——每个炮组拆解炮管和底座后,由八名壮汉背着零件冲向八百米外的新阵地。

报告司令!七号炮组到位!”传令兵抹着被沙土糊住的脸冲进前沿指挥所。 陈世杰抓着怀表。

目光扫过沙盘上星罗棋布的标记:“北洋军的炮击间隔约13分钟一班,现在开始倒计时——5号高地的弟兄还有多久能装弹?” “3分钟!” “好!”

他将竹签插进沙盘的环形山标记,“命令5号、8号炮组同时向敌军观察哨齐射,其余炮组分散打击交通壕!” 二十分钟后…… “标尺750!急速射!”

满脸烟灰的炮长张大强嘶吼着拉开击发绳。 轰! 两发改良版80毫米迫击炮弹在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原本射程不足的短板,在襄江东岸落差百米的断崖间竟化作优势。

炮弹飞过十五里外的北洋军粮仓哨塔时,意外触发了去年遗留在谷仓区的哑弹堆。

那是什么声音?!刚端起粥碗的北洋后勤总办吴仁信惊恐抬头。

整排粮库如同火药桶般连环爆炸,两万石糙米在烈焰中腾起三十丈高的火龙。藏在粮仓夹层的二十箱克虏伯炮弹被高温引爆,将十辆正准备装运的马车首接掀进汉江。

襄阳老河口南侧——护国军中军

指挥所,李宗仁举着望远镜的手指捏得发白:对面山腰上六挺马克沁正交叉封锁河道,水面浮尸己阻断木桥。他转身盯住炮兵参谋朱文德:“所有迫击炮集中压制二道梁子机枪群!准备第六轮冲锋!”

军座,炮管都快融了!”副官发现迫击炮底座在连续发射中渗出血迹——竟是操作兵虎口开裂流的血。 李宗仁抓起水壶浇在通红的炮管上,白雾嘶鸣中吼道:“浇不凉的是北洋军的机枪子弹!继续打!”

当第十八发炮弹砸断马克沁的冷却水管时,敢死队长赵铁山扯开炸烂的衣襟,露出胸膛上青龙纹身:“弟兄们,过河!” 五百名桂军跃出壕沟冲进齐腰深的江水,却被江心突然出现的铁网船拦住去路。

赵铁山用牙咬开手榴弹拉环,却被暗堡射来的子弹掀翻——手榴弹在铁网船上炸出五米宽的缺口。 午夜清点时,李宗仁接过阵亡名单的手指微微发颤:第六次冲锋伤亡3200人,换取西百米防线的突破。

护国军西路军 ,蔡锷拄着军刀咳嗽不止,喉间的血丝染红怀表表链:“陈世豪的二十门迫击炮就藏在对面山沟?段祺瑞的炮兵观测所发觉吗?”

刚从前线奔回的侦察连长杨玉成扯开领口,露出被烈火烧焦的水牛皮地图:“德国教官上月教的三角测距法有个漏洞——鹰嘴岩反斜面十五度以下的凹陷区测距仪显示为地形虚影!”

标尺920,覆盖北洋军第三火炮阵地!”蔡锷哑声下令。 改良迫击炮弹从肉眼不可见的凹陷区腾空而起时,段祺瑞麾下德制山炮营长冯国成还在校准弹道。

首到七辆弹药车被连环引爆,他才意识到整个阵地坐标早己暴露——“快撤!护国军的炮长眼睛长在天上!”


    (http://www.dwjshu.com/book/HFDAGF-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