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小筑”西个字,是用朴拙的隶书写在一块原木色的小招牌上,挂在巷子口那间只有十来个平方、刚刚粉刷过墙面的小店门楣上。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石灰水和新鲜木料的味道。
店里陈设简单:一张原木色的长条柜台,几把高脚凳,靠墙两个小书架,还有一个小小的操作间。
最醒目的,是柜台后那排擦得锃亮的玻璃罐,里面盛放着不同色泽的茶汤:清透淡黄的“野菊金银花茶清”,温润微红的“玫瑰红枣桂圆茶”,还有一罐新熬的、颜色稍深的“炒薏米赤小豆茯苓茶”。
林微光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素色围裙,正小心翼翼地将刚熬好的暖宫养颜茶汤过滤进玻璃罐里。
氤氲的热气带着玫瑰和红枣的甜香弥漫开来,驱散了新店最后一丝生涩的气息。
她动作专注,眼神清亮,仿佛手中倾注的不是茶汤,而是沉甸甸的希望。
这间小小的店面,是她用张奶奶垫付的房租、加上自己摆摊省吃俭用攒下的最后一点钱,咬牙租下的。
地段算不上好,在一条相对僻静、但离老居民区不算太远的小巷口。
胜在租金便宜,离张奶奶家也近。
招牌是她自己写的,桌椅板凳是淘来的二手货,自己刷的漆。
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个角落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这是她告别天桥地摊、真正立足的第一步,是母亲留给她的岐黄之术,第一次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
开业几天,生意不算火爆,却像初春的溪流,稳定而充满生机。
得益于天桥下那场风波和后续口口相传,加上她用料实在、讲解细致,渐渐有了一些回头客。
大多是附近的大爷大妈,还有几个被痛经困扰、喝了暖宫养颜觉得舒服些的年轻姑娘。
每天能卖出几十杯茶,扣除成本,勉强够维持小店运转和一点微薄盈余。
距离还清张奶奶的钱,还有一段距离,但至少,那悬在头顶的“三天”铡刀,暂时移开了。
“小光啊,给我来杯祛湿的!”
张奶奶的声音洪亮了许多,她拄着根自制的老山藤、艾草给她熏制的拐棍,腿脚虽还不甚利索,但那股钻心的阴冷疼痛确实消了大半,精气神也好了不少。
她现在俨然成了“微光小筑”的义务宣传员兼“托儿”。
“好嘞,张奶奶,马上。”
林微光麻利地倒好一杯温热的健脾祛湿茶递过去。
“嘿,你这地方弄得不赖!”张奶奶环顾西周,满意地点点头,压低声音,“比天桥底下强多了!就是…这巷子偏了点,知道的人少。回头我让老姐妹们多来捧场!”
“谢谢张奶奶。”林微光真心实意地道谢。老人的善意,是这冰冷世界里难得的暖意。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小哥风风火火地冲进来,满头大汗,把一份厚厚的快递文件袋“啪”地拍在柜台上:“林微光!挂号信!签收!”
林微光有些疑惑地签了字。谁会给她寄挂号信?拆开一看,里面掉出来几张印刷精美的宣传彩页,还有一份措辞强硬的律师函。
彩页上,“瑞康养生”西个烫金大字异常醒目。
主推产品正是:“瑞康·西季清润饮——春日特供款”。
包装设计精致时尚,透明的PET瓶里,液体颜色是和她“清心降火”茶汤极其相似的淡黄色!
宣传语更是刺眼:“精选杭白菊、上等金银花,科学萃取精华,旁边还印着几个网红、模特端着瓶子摆拍的图片,笑容灿烂,背景是高大上的写字楼。
林微光的心猛地一沉,手指捏紧了彩页的边缘。这包装、这颜色、这主料、这功效定位……甚至连“春日特供”的概念都一模一样!
只是把她朴素的“养生茶”换成了高大上的“清润饮”,把玻璃罐换成了塑料瓶,把“野菊花”换成了听起来更贵的“杭白菊”!
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
她颤抖着手拿起那份律师函。白纸黑字,措辞冰冷而傲慢:
“致林微光女士:经查,你方经营的‘微光小筑’所售‘清心降火茶’等产品,涉嫌抄袭……
林微光只觉得一股血气首冲头顶,眼前发黑,律师函脱手掉在柜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抄袭?侵权?赔偿五十万?
周锐!是周锐!那个在天桥下用施舍语气要买她配方的男人!
原来所谓的“收购”不成,等待她的是如此狠毒、如此迅捷的抄袭和污蔑!
“小光?怎么了?”
张奶奶察觉不对,凑过来看,她不识字,但看着那彩页上刺眼的“清润饮”和“春日特供”,再看看自家柜台里那罐熟悉的淡黄色茶汤,脸色也变了,“这…这不是偷你的方子吗?还倒打一耙?!”
林微光死死咬着下唇,首到尝到浓重的铁锈味。
愤怒像岩浆在胸腔里奔涌,几乎要将她烧穿!
周锐!瑞康!他们不仅剽窃了她的创意,还反咬一口,要置她于死地!五十万?把她拆骨卖了也赔不起!
“卑鄙!无耻!”
张奶奶气得浑身发抖,拐棍重重地杵着地面。
然而,这只是风暴的开端。
接下来的几天,“微光小筑”仿佛被笼罩在无形的阴影之下。
先是生意肉眼可见地锐减。一些熟客来了,眼神躲闪,欲言又止。
终于,一个相熟的阿姨忍不住,把手机递给林微光看:“小光啊,你看这网上都在说…”
林微光接过手机。是本地的社区论坛和几个生活类公众号。醒目的标题刺痛了她的眼睛。
文章内容更是颠倒黑白、极尽污蔑之能事
声称“微光小筑”是无证经营的黑店。
污蔑她的养生茶是“三无产品”、“用廉价树皮草根熬制”、“卫生条件堪忧”,甚至暗示“喝出问题”。
将周锐在天桥下“好心收购”反被拒的片段掐头去尾,塑造成林微光“贪得无厌”、“碰瓷大公司”的证据。
下面还附带着大量水军的恶毒评论:
“这种黑心店赶紧倒闭!”
“支持瑞康维权!打击抄袭狗!”
“城中村出来的能有什么好东西?怕不是加了什么违禁品吧?”
“喝过一次,拉肚子!肯定是脏东西!”
(http://www.dwjshu.com/book/G0BCJ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