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三策争锋
爹去劫粮,被砍了脑袋,尸首挂在寨门,我娘就……不敢说了!”
“后来有人说秦国收人,给田,给饭,我就跟着走了。
我没打过仗,不识字,只能干苦力。
屯田里活多,但有人教我识字,说秦王好,说只要肯干活,不会死!”
“我信!”
“我写这封信,是想问大人—我还能不能留下?哪怕做奴,我也愿意,不想回去了!”
秦浩把信放下,没动,过了半晌才把它叠好,放进案下的竹匣里。
他身后站着的是户部官吏贺明修,此人出身寒门,却以制度筹谋著称,如今负责统筹东南五郡移民登记工作。
“殿下,如今西晋、东晋边境移民人数暴涨,日均流入人口超过两千人。
其中有四成未曾登记录籍,多为零散投奔者!”
“咱们边防诸郡已出现收容超额现象,粮草紧张,营地接收能力不足,若再放任扩张,会压垮现有户籍体系!”
“属下建议,划定边线,限期三月整编。
新入百姓需提交两人担保,或由在籍军户推荐,方可编入!”
秦浩没回头,声音很平静。
“担保制早该施行,但不能阻人入籍!”
“你要控制的,是登记程序,不是人心!”
“他们是逃兵、是盗匪、是流民都没关系,他们不是敌人!”
“真正的敌人,是让他们跑出来的国家!”
贺明修低头:“属下明白!”
“边境粮仓库存尚可,但三月之后,秋收未至,新开垦田地未产粮,届时若再有十万新增人口,会影响整体供应!”
“需提前设立备荒仓、建制户籍、统筹粮票!”
“还能撑多久?”
秦浩看着桌案:“按现在速度!”
贺明修略作思索:“八十天!”
“那就让他们在七十天内,看到自己‘活’下来的样子!”
“不是苟活,是体面地活!”
“让他们吃得上饭、住得进屋、穿得上鞋,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不用看别人脸色,不用被人喊狗!”
“你要他们知道—到了秦国,他们就不是别人扔出来的废物!”
“是人!”
“只要他们信这一点,大晋就别想再拉他们回去!”
贺明修点头:“属下遵命!”
秦浩拿起案上的另一封信,是来自香妃娘娘手下的内线回报。
“越王已有异动,密令再起!”
“内容为:若楚国秋前未出兵,则转而与秦国通商!”
“同时,下达封口令,不许再提十八国联盟,违者杖责三十,贬至边军为卒!”
秦浩轻笑了一声,把信纸翻了个面,漫不经心地说了句:
“他们终于看清了!”
“联盟不是剑,是锁!”
“他们想打秦,用联盟这把剑斩我,却没想到,真正被锁住的是自己!”
“越王反应快,先退了,才保得住王位!”
“那其他的……你说,会不会跟上?”
张青松站在一边,眼神微动:“属下估计,不出十日,大吴就会借口‘边境匪患严重’,主动向我秦请求协助!”
“他们不会说是投降,也不会说是背盟!”
“但他们会说—为了‘民生安定’,必须维持边界和平!”
“这话听起来像废话,但本质就是宣告退出!”
“从那一刻起,联盟就散了!”
秦浩点头。
“等他们来,我们就接!”
“不问理由,不究过去!”
“只要他们不提十八国联盟,那这四个字,就从今往后,再也不能出现在世间!”
张青松点头:“那大晋那边—要不要再推一把?”
秦浩缓缓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
那面地图如今被标得密密麻麻,线条、点标、红圈、灰区全密布其上,每一笔都是一次行动的痕迹。
他指着大晋腹地某一处点道:“东川侯近来无声,是不是太安静了?”
张青松低声:“据信鹰传报,东川侯近日已闭府不出,属下猜测,他在等朝廷命令!”
“他不想出头,但也不愿落后!”
“他想赌一把,等联盟崩,他就说自己早已看穿,只是按兵不动!”
“若联盟真聚起来,他就说自己在守国门!”
秦浩点了点头。
“那我们给他一个‘选择’!”
“从归义营挑一百户,原籍东川郡,全是能读能写的,挑最讲理的、最会说话的、最容易传话的!”
“让他们自组一个‘故乡会’,名为‘思源盟’!”
“由他们出面,集体上书东川侯,言辞恳切,愿求一条归路!”
“内容不用我们写,他们自己知道该怎么写!”
“而这封信,不用我们送!”
“让他们家乡的亲人送!”
“让大晋自己把这封信送到东川侯手里!”
“我们不说话,我们什么都不做!”
“只等一个结果—看他是继续装聋作哑,还是,动了!”
张青松低声应下,笔记早已写满。
秦浩看着地图,缓缓抬手,一条条红线之间,那些碎裂的盟约虚影,已经渐渐消散。
一场大战未开,十八国已破。
没有刀,没有火,没有屠城,没有万人血战。
他只是,一封一信,一语一令,把敌人的军心、人心、国心,一寸寸地剥干净。
他回头,对张青松轻声说道:
“我们不是打败他们!”
“是他们,自己输了!”
归义营外的旱地上,第一批东川籍百姓已经在“思源盟”的大旗下站定了。
那旗是自己缝的,用的破布,颜色不正,字也不规整,写的是“思源”两个大字,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愿归乡,不反祖”。
这几个字传回东川,谁都说看了没火气,甚至还觉得有点心酸。
可越是这样,就越没人敢提议“遣返”或“处置”,谁敢对这种话动手,那是断自己名声。
而就在这封信刚踏入东川城门不久,大晋边境突然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
西南第三镇,边军主将莫泽,带兵一千五百人,开城投降。
没有战斗,没有逼迫,甚至没有任何谈判。
他亲手打开了西关的城门,向秦地方向放出信号烟火,随后自断一指,跪地上书一封,遣人夜送咸阳。
信上写着:
“罪将莫泽,出身边军,世代侍晋,但眼见百姓冻饿于道、孩童死于沟壑、父母为活命卖子换粥,实不能忍!”
(http://www.dwjshu.com/book/BCHC0B-6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