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章护国战争爆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81章护国战争爆发

 

在普通百姓中,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许多人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表示不满,认为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的动荡。

一名北京市民对同伴说道:“袁世凯称帝了,这怎么可能呢?民国才几年啊,我们又要回到封建时代了吗?”

同伴低声回应:“谁知道呢?反正这些大人物的想法我们是猜不透的。不过,我听说南方的军阀己经开始反对袁世凯,可能会打起来。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1915年12月20日,云南军阀唐继尧在昆明召集了军队,宣布云南独立,反对袁世凯的帝制统治。唐继尧在起义宣言中说道: “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图恢复帝制,这是对国家的背叛,也是对人民的残害。我们云南军民,誓死捍卫共和,反对帝制,绝不容忍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唐继尧的部队番号为滇军,总兵力约3万人,装备为德国造毛瑟步枪、马克沁机枪以及少量山炮。滇军的指挥官除了唐继尧外,还有著名的军事家 蔡锷。蔡锷曾在日本留学,精通军事战术,被唐继尧任命为滇军的总参谋长,负责前线指挥。 唐继尧的起义迅速得到了云南省内各阶层的支持,云南各地的学生、商人、工人纷纷响应,形成了广泛的反袁浪潮。

滇军在昆明集结后,迅速制定了出兵计划。蔡锷对唐继尧建议道: “我们必须尽快出兵,目标是贵州和西川。贵州是袁世凯的薄弱环节,若我们能迅速占领贵州,便能为滇军的进一步推进打开通道。川南的军阀也倾向于反袁,我们可以与他们联合,形成更大规模的反袁阵营。”

唐继尧赞同蔡锷的计划,决定兵分两路: - 一路由蔡锷率领,进攻贵州; - 另一路由唐继尧亲自指挥,进攻西川。 滇军的出兵计划得到了云南民众的广泛支持,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蔡锷率领滇军主力约1.5万人,迅速向贵州进发。贵州是北洋军的重要据点,袁世凯派出了北洋军第3师驻守贵阳。北洋军第3师的总兵力约1万人,装备为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和少量山炮,师长为吴佩孚。

蔡锷在行军途中对身边的参谋说道: “我们必须迅速攻占贵阳,为滇军的进一步推进打开通道。贵阳是贵州的门户,若能拿下贵阳,贵州便可为我所有。”

1915年12月26,滇军在贵阳城外与北洋军第3师展开激战。北洋军的阵地设在贵阳城外的制高点,但蔡锷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命令滇军从侧翼包抄。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滇军成功攻占贵阳,北洋军第3师被迫撤退至遵义。

在滇军攻占贵阳后,贵州的军阀刘显世宣布贵州独立,加入反袁阵营。刘显世对蔡锷说道: “贵州省愿与滇军联合,共同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贵我两省携手,必能在南方掀起反袁的浪潮!” 刘显世的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反袁联盟的力量。

在湖北沙市前线,北洋军与南方军阀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北洋军第1军在段祺瑞的亲自指挥下,装备精良,拥有德制毛瑟步枪、马克沁机枪以及山炮等重型火力。北洋军的战术以阵地战为主,依托高地的地形优势,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试图遏制南方军阀的进攻。 段祺瑞站在前线指挥部,手持望远镜观察战况。

他对身边的参谋说道: “南方的军阀虽然兵力众多,但他们缺乏重型武器和有效的指挥体系。我们只要坚守阵地,等待他们的弹药耗尽,便能一举击溃他们。” 然而,南方军阀的部队在李烈钧、蔡锷等人的指挥下,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多次从侧翼发起突袭,给北洋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湖南岳阳前线,北洋军第3师与滇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滇军在蔡锷的指挥下,装备了德制毛瑟步枪和马克沁机枪,火力凶猛。滇军的战术以快速突击为主,利用机动性优势,不断从侧翼包抄北洋军的阵地。

蔡锷站在高地上,对身边的军官说道: “我们必须尽快突破北洋军的防线,否则我们的补给线将被切断。告诉第2师,今晚发动夜袭,务必在黎明前攻破敌阵!”

滇军在夜袭中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第3师的防线开始出现动摇。然而,北洋军的反击同样凶猛,双方在岳阳城外的平原上展开了拉锯战,战斗异常激烈。

在得知湖北、湖南前线的战况后,李宗仁在深夜召集了心腹将领,讨论广西的下一步行动。

李宗仁站在地图前,神情凝重地说道: “北方军的兵力强大,反袁势力在前线的形势不容乐观。如果我们不加入反袁阵营,恐怕未来的局势会对我们极为不利。”

一名将领问道: “李司令,您的意思是我们要立即出兵,还是继续观望?” 李宗仁回答: “我决定亲自前往广东,与陈少杰商谈是否加入反袁阵营。如果我们能与他们联合,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反袁力量。” 当晚,李宗仁带着几名随从,乘坐专车连夜赶赴广东。

李宗仁抵达广州后,迅速与陈少杰进行了密会。陈少杰早己意识到形势的紧迫性,对李宗仁的到来表示欢迎。

陈少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李宗仁说道: “少杰,湖北、湖南前线的战况让我深感焦虑。北洋军的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恐怕反袁行动难以取得胜利。”

李宗仁点头表示赞同: “是的,我们必须联合出兵,共同对抗北洋军。广西的兵力虽然有限,但我愿意出兵5万人,配合你们的行动。”

陈少杰沉思片刻,回答: “广东方面可以出兵6万人,由我的堂哥陈世杰带队,我的堂弟陈世豪负责后勤和兵工厂的支援。我们的部队装备精良,足以与北洋军一战。”

两人迅速制定了出兵计划,详细讨论了军队的人数、装备以及指挥官的安排。

广西的军队部署: 出兵人数:5万人,组成2个师,番号分别为 桂军第1师和桂军第2 。

主要装备德国造毛瑟步枪、马克沁机枪,以及少量山炮。 桂军第1师由白崇禧指挥,桂军第2师由黄绍竑指挥。 由李宗仁亲自负责,确保前线部队的补给和弹药供应。

广东的军队部署: 出兵人数:6万人,组成3个师,番号分别为 粤军第1师、粤军第2师和**粤军第3师。 主要是德国造毛瑟步枪、法国造哈奇开斯机枪,以及80余门山炮和野炮。

粤军第1师由陈世杰指挥,粤军第2师由黄琪翔指挥,粤军第3师由张发奎指挥。 -

由陈世豪负责,确保前线部队的补给、医疗和兵工厂的支援。


    (http://www.dwjshu.com/book/HFDAGF-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