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北上讨袁,初试锋芒(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7章北上讨袁,初试锋芒(4)

 

随着北方战局的逐渐明朗,国内外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了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南北对抗上。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在信阳战役中失利,但他并没有放弃。相反,他加快了与日本政府的谈判步伐,试图通过外援弥补北洋军的损失。而南方的革命军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内部的矛盾和地方军阀的动摇,也让这场北伐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部,李大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北伐。 “同胞们,我们的革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我们远未成功!”李大钊站在临时政府的大门前,面对聚集的民众和记者,声音坚定而有力。

“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暂时退却,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掌握着中国的北方,依然在试图颠覆我们的革命成果。” 李大钊的讲话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许多民众举起手中的旗帜,高呼“北伐必胜”的口号。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北伐的前景持怀疑态度。毕竟,革命军的胜利更多依赖于突袭和战术上的灵活,而不是绝对的实力优势。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最后说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共和!”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总统府内,袁世凯也在积极部署自己的反击计划。虽然信阳的失守让北洋军的士气受到了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妥协。 “我们必须尽快扭转局势,否则南方革命军会进一步壮大!”

袁世凯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对北洋军的高级将领们说道,“信阳的失利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袁世凯深知,仅靠北洋军的实力,未必能完全挡住南方革命军的进攻。为此,他加快了与日本政府的谈判步伐。日本政府通过秘密渠道,向袁世凯提供了一批军火和贷款,条件是在战后给予日本在东北和山东的部分利益。

“我们必须尽快获得外援。”袁世凯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对心腹幕僚们说道,“日本人对中国有野心,但他们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北方政府,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袁世凯的策略不仅仅局限于外交手段。他还通过一系列的舆论宣传,试图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

他在北京的《北洋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南方革命军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强者依然是北洋军。 “我们北洋军才是真正为中国未来着想的力量!”袁世凯在文章中写道,“南方革命军只是一群不懂治国之道的暴徒,他们只会给中国带来混乱。”

在南北双方的对峙中,地方军阀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湖南军阀王占元原本与袁世凯暗中勾结,但在南方革命军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暂时保持中立。 “我们现在不能轻易表态。”王占元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对参谋们说道,“南方革命军虽然拿下信阳,但他们的补给线和兵力都有限。我们只需要保持观望,等到时机成熟再做决定。”

相比之下,广东军阀陈炯明则坚定地支持南方革命军。他认为,只有彻底击败袁世凯,才能实现全国的统一。 “革命军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陈炯明在一次广东的群众集会上说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北伐,首到袁世凯彻底被推翻!”


    (http://www.dwjshu.com/book/HFDAGF-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