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夜色之中。袁府,这座曾经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府邸,此刻却显得格外阴森和寂静。 袁克定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踱步,神情焦虑,眉头紧锁。
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电报,但他却无心翻阅,满脑子都是父亲日益恶化的病情,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 突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袁克定语气疲惫地说道。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走进书房,正是“夜莺”。她穿着一身素雅的佣人服饰,低眉顺眼,如同一个普通的仆人,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大公子,您找我?”
“夜莺”轻声问道。 袁克定看了她一眼,挥了挥手,屏退了书房里的其他仆人,然后才压低声音问道:“最近府里,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夜莺”摇了摇头,回答道:“一切如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袁克定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总觉得,最近府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他最近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总感觉周围充满了危险。
“大公子,您是不是太紧张了?总统的病情,虽然确实不太乐观,但御医们都在尽力医治,相信一定会好转的。” “夜莺”语气温柔地安慰道。 袁克定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他知道,父亲的病情,己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任何医治都只是徒劳。 他真正担心的,不是父亲的病情,而是父亲去世后,袁家的命运,以及整个北洋政府的未来。 “对了,大公子,今天早上,我看到老李在药房门口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夜莺”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状似无意地说道。 “老李?哪个老李?” 袁克定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府里的厨师老李啊,专门负责给总统准备药膳的那个。” “夜莺”解释道。 袁克定这才想起,府里确实有一个厨师叫老李,是专门负责给袁世凯准备药膳的。
袁世凯的病情日益严重,饮食也变得格外重要,袁克定特意从外面聘请了一位手艺精湛的厨师老李,负责袁世凯的日常饮食。 “老李有什么问题吗?” 袁克定疑惑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他最近有些奇怪,总是神神秘秘的,行踪鬼祟。” “夜莺”摇了摇头,装作不经意地说道, “或许是我多心了吧。” 袁克定并没有把“夜莺”的话放在心上,只当是她多疑。
老李只是一个厨师而己,能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父亲的病情,以及权力继承的问题。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放松警惕的时候,一张针对袁世凯的 计划,正在悄然展开。
“夜莺”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如同一个信号,正式启动了“陨星计划”的关键环节—— 收买厨师老李,在袁世凯的药膳中下毒。
当天深夜,“夜莺”秘密联系了老李。 在巨额金钱的诱惑下,再加上“夜莺”的巧妙引导和威逼利诱,老李最终还是屈服了,答应按照“夜莺”的指示,在袁世凯的药膳中加入过量的吗啡。
清晨,阳光依旧,但今天的阳光,似乎带着一丝不祥的预兆。 袁世凯的寝宫内,气氛异常压抑。 袁世凯的病情,在昨夜急剧恶化,整个人己经陷入了深度昏迷,呼吸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生命体征正在快速消失。
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袁克定守候在床边,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神情憔悴到了极点。
他知道,父亲的时日不多了,或许就在今天,就要永远离开人世。 早膳的时间到了,老李如同往常一样,端着食盒走进寝宫。
今天的药膳,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依然是精心烹制的滋补汤品,但在这看似无害的药膳之中,却隐藏着致命的毒药—— 过量的吗啡。
老李走进寝宫,将食盒放在桌子上,然后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等待袁克定的指示。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仿佛一切都和平常一样。 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手心也微微渗出了汗珠。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败露,必将万劫不复。 袁克定接过食盒,打开盖子,一股药膳的香味飘散出来。 他舀起一勺药膳,送到袁世凯的嘴边,轻声唤道:“父亲,吃点东西吧。”
袁世凯毫无反应,依然紧闭双眼,昏迷不醒。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也失去了血色,整个人如同一个失去了生命的雕塑。 袁克定不死心,继续轻声呼唤着,试图唤醒父亲,但一切都是徒劳。 袁世凯己经彻底失去了意识,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没有了反应。
就在袁克定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袁世凯的身体,开始剧烈地抽搐起来,口中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脸色也变得潮红,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呼吸变得异常急促。 “父亲!父亲!您怎么了?”
袁克定惊慌失措地喊道,连忙放下手中的药碗,紧紧抓住袁世凯的手,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御医。 寝宫外面的侍卫和佣人,听到袁克定的呼喊,顿时乱作一团,惊慌失措地冲进寝宫,手忙脚乱地去请御医。
御医们匆匆赶到,对袁世凯进行紧急抢救,但一切都为时己晚。 过量的吗啡,己经迅速摧毁了袁世凯的生命机能,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心跳也越来越缓慢,最终,停止了跳动。
正午时分,袁世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枭雄,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在病痛和阴谋的双重打击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曾经权倾天下的他,最终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 政治斗争的残酷绞杀。
袁世凯的死讯,如同飓风一般,瞬间席卷了整个北京城。 大街小巷,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着袁世凯的猝然离世。
有人震惊,有人惋惜,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忧心忡忡,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之中。 总统府内,更是乱成一团。 袁世凯的突然去世,让整个北洋政府陷入了权力真空。
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暗流涌动的较量。 段祺瑞,这位皖系军阀的领袖,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表示要稳定局势,拥立徐世昌为新任总统。
他以维护大局为名,迅速控制了北京的军政要害部门,开始为自己夺取权力铺路。 冯国璋,首系军阀的首领,也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表示,应该按照法律程序,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之位。
他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与段祺瑞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北洋政府的其他各派系,也纷纷站队,有的支持段祺瑞,有的支持冯国璋,有的则保持中立,观望局势发展。
整个北洋集团,瞬间陷入了分裂和内讧的危机之中。 北京城内,气氛越来越紧张,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一场权力斗争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http://www.dwjshu.com/book/HFDAGF-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