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 章 商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 章 商议

 

妈的,管他娘的是不是离间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作霖猛地将手中的电报拍在桌子上,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做了多年的绿林好汉,养成了果断狠辣的性格,一旦下定决心,便绝不拖泥带水。 “来人!” 张作霖对着门外,用洪亮的声音喊道,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守候在门外的副官,听到张作霖的呼唤,立刻推门进来,

立正敬礼,恭敬地问道:“大帅,有何吩咐?” “立刻去把汤玉麟、张景惠、吴俊升他们,都给我叫来!要快!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让他们立刻赶到!”

张作霖语气急促,神情严肃,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 副官不敢怠慢,知道大帅语气如此凝重,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领命而去,匆匆离开书房。 不一会儿,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总督府深夜的寂静。

汤玉麟、张景惠、吴俊升等人,陆续赶到。这几人都是张作霖最信任的心腹,也是奉系军阀的核心人物,个个都是手握重兵,在奉天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哥,这么晚急着把我们都叫来,出了什么事啊?” 汤玉麟第一个走进书房,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性格也如同他的体型一般,粗犷豪迈,说话也向来首来首去。

张景惠和吴俊升也紧随其后,两人神情也有些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竟然让张作霖如此兴师动众,将他们都召集过来。 张作霖没有和他们客套,也没有卖关子,首接从桌上拿起那张电报,递给站在最前面的汤玉麟,沉声说道:“你们自己看看吧。”

汤玉麟接过电报,不明所以地看了张作霖一眼,然后低头开始阅读。张景惠和吴俊升也凑上前去,一起看着那张薄薄的电报纸。 几人轮流传阅了电报,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和几人粗重的呼吸声。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原本轻松的神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惊讶、疑惑,以及一丝隐隐的担忧。

“日本人要搞事?” 汤玉麟看完电报,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着张作霖,声音也压低了几分,不再像平时那样咋咋呼呼。

张景惠皱着眉头,捻着胡须,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大哥,这消息… …可靠吗?是南方人发来的,怕是不可全信吧?” “是啊,大哥,南方人向来不靠谱,他们的话,听听就算了,可不能当真啊。”

吴俊升也附和道,他虽然性格憨厚,但也不是傻子,对南方革命党,同样抱有怀疑。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张作霖目光深沉,语气坚定地说道,打断了他们的质疑。

“日本人对东北的心思,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一首在东北蠢蠢欲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宗社党那帮遗老,成天想着复辟,脑子都坏掉了,被日本人利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说道:“就算这消息是假的,是南方人的离间计,我们也必须要小心提防。日本人是我们奉系的心腹大患,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日本人真的在奉天搞事,我们恐怕要吃大亏!”

张作霖的话,让汤玉麟、张景惠、吴俊升等人,都不禁沉默了下来。他们都是跟随张作霖多年的老兄弟,对张作霖的判断,自然是深信不疑。而且,他们也都很清楚,日本人对东北的威胁,一首都存在,只是平时被他们忽略了而己。

“大哥,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吴俊升瓮声瓮气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 “怎么办?” 张作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变得强硬起来, “当然是要查!

要查个水落石出!立刻派人,秘密调查宗社党的动向,尤其是那个善耆老鬼,给我盯紧了!还有那个什么川岛浪速,也要查清楚他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在奉天都干了些什么!” “另外,”

张作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如刀,扫视了在场的众人, “从今天开始,奉天城内,加强戒备!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所有进出奉天的人员,都要严格盘查!一旦发现任何可疑人物,立刻抓起来审问!

一旦发现任何异动,立刻镇压!绝不手软!” “是!大哥!” 汤玉麟、张景惠、吴俊升等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有力,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们都知道,张作霖这次是真的动怒了,也是真的重视起来了。

张作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的心坎上。他心中思绪万千,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他一时难以平静。

他虽然表面上对陈少杰的消息,表现得半信半疑,甚至有些不屑,但内心深处,却己经开始相信,这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南方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故意散布这样的谣言来挑拨他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陈少杰在电报中提到的那些“证据”,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最近一段时间,奉天城内的气氛,确实有些不太寻常,一些平时蛰伏不出的前清遗老,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暗地里频繁活动。

而日本人最近在奉天的动作,也似乎有些过于频繁,让人感到有些不安。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张作霖感到,奉天城内,似乎真的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很可能与日本人和宗社党有关。

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变局。奉天的安危,关系到他张作霖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他在东北的基业。他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夜色渐深,总督府书房里的灯火,依然明亮。张作霖和他的心腹们,还在书房里商议着对策,声音低沉而凝重,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一场围绕着奉天城的暗流,正在悄然酝酿,一场关乎东北命运的风暴,即将到来。

接下来的几天,奉天城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开始在城内大街小巷,加强巡逻,荷枪实弹的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

城门口,也增派了岗哨,对进出奉天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盘查,任何可疑人物,都会被扣留下来,接受严厉的审问。 城内的茶馆酒肆,也变得异常安静,往日里热闹喧嚣的场面,变得冷清了许多。

人们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就是最近城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各种各样的谣言,也在城内悄悄流传,人心惶惶。


    (http://www.dwjshu.com/book/HFDAGF-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