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听着这些官员的话,手里攥着剑柄越来越紧了。
目光扫视过一众官员后,看到李儒在角落中,正在看着他...
刘宏和李儒相视一眼后,微微颔首。
同时李儒也向刘宏点头回应。
见到李儒的回应,刘宏大声的开口道:“众卿不必多礼,随朕一同入城!”
话音刚落,跪在旁边迎驾的百姓,有数十人,突然起身冲向刘宏。
益州刺史府的一众官员见到这一幕,大惊失色,连忙高呼:“有刺客,护驾,护驾!”
就在刺史府官员大声呼喊的时候,不明原因的百姓,也在雪地中纷纷惊声乱窜,生怕自己遭了殃!
见到这一幕,刘宏身边的典韦,暴怒到:“何方鼠辈,接某几招!”
典韦说着就跳下马,就准备去结果了这群冲上来的人。
刘宏见典韦下马,知道典韦是想跟这群百姓步战,这要是让典韦冲进去,这群百姓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连忙命令道:“恶来,回来!”
典韦听到刘宏的命令,回头望了望刘宏,向刘宏确认,是不是他听错了。
刘宏见到典韦回头看向自己,便伸出手招了招。
见到刘宏招回自己,典韦也只好悻悻而归!
而在刘宏身边的士兵见到这一幕,疾步上前,手持木盾,将刘宏和典韦护在身后。
两侧站立的骑兵,也同时驱马上前,要将环首刀向冲击刘宏的百姓砍去。
刘宏见到士兵要就地格杀这群百姓,连忙高声喊道:“所有士兵停手!”
听到刘宏声音的士兵,虽然是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刀,但马匹还是撞翻了几个跑到最前面的百姓。
而被撞的百姓,见到士兵停下了手中的刀,连忙起身俯首跪在刘宏的面前,后续的百姓也是在其身后,杂乱的跪下。
“陛下,草民有冤,状告蜀郡豪强张氏和赵氏!望陛下为草民做主!”
在为首的人喊出冤屈后,身后的数十百姓也异口同声的重复喊道。
他们是真有冤屈,但不是只局限于张氏和赵氏,只说出这两个家族的原因,是李儒在背后授意的。
就在百姓拦驾控诉后,一时间益州刺史府官员和蜀郡刺史府官员乱做一团,不知这一幕该如何处理为好。
而在益州迎驾队伍中,叩拜的张氏和赵氏,微微一愣,他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一幕。
而张氏和赵氏家族的蜀郡保护伞,则是面色阴沉,惧声喊道:“哪里来的乱民,意图袭击圣驾,见袭击失败,又在诽谤圣听!”
这名官员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出自于蜀郡豪族张氏,见到有人拦驾控诉张家,即使不想管也不行了。
而出自赵氏豪族的官员也是出声附和,同时向益州刺史刘虞,谏言道:“使君,这群乱民,欲要刺杀陛下,还请使君下令,先拘捕起来,再议后事!”
这个官员是想要先下手为强,先把这群百姓抓起来,然后在暗地处理此事就可以了,无非就是利益交换罢了!
刘虞看着两名官员,不动于衷,没有任何表态。
因为他刚才看到刘宏身边的将领被刘宏召回,就感觉到了此事好像不一般。
又转头寻找了一圈蜀郡太守李儒,目光巡视一圈后,他没有发现李儒的身影。
按道理,蜀郡太守应该会离他不远处,但现在没有看到,他感觉这件事好像跟李儒有关系,所以保持不动声色。
出身于张氏和赵氏的官员见刘虞不动声色,好像是入定老僧,就静静的站在雪地中,任由飘落的雪花洒满肩膀。
便连续重声喊道:“使君!使君!”
刘虞见两人仍在谏言,无奈的摇了摇头,低音说道:“这里是蜀郡,不是刺史府!”
两人听闻刘虞的话,微微一愣,随即四目寻找蜀郡太守李儒的身影,可惜没有找到。
见找不到李儒,张氏官员和赵氏官员相视一眼,随后顺手拔出护卫的利刃,准备上前,亲自抓捕这群百姓。
就在这时,刘宏身边的贾诩目光透露出寒意,厉声喊道:“肃静,所有人站在原地,妄动者,格杀勿论!”
听到贾诩的话,身边的几名传令士兵也重复的大声喊道:“所有人站在原地,妄动者,格杀勿论!”
就在士兵喊话过后,事态肉眼可见的平息了下来,所有人都伫立在原地,不敢乱动。
见到安静了的场面,刘宏嘴角微微,寒冷的目光扫视过众人,开口道:“蜀郡太守李儒何在?”
听到刘宏的话,李儒疾步走上前来,拱手一拜道:“臣,李儒叩见陛下!”
刘宏见到李儒走上前来,面露笑意,缓缓开口道:“文优啊,今日百姓拦驾伸冤,今日就在这里就地公审吧!”
“朕也想看看,是这群百姓伸冤无门,还是妄言诽谤!”
刘宏和李儒唱这出双簧,就是想从蜀郡对这些豪强士族开刀,从而开始整顿蜀郡,乃至整个益州。
蜀郡的豪强在益州整体上来看,也算是上等层次了,所以在这公审,就是为了百姓能看到,才能传遍整个益州。
向益州以致整个大汉证明,皇帝刘宏惩治违法豪强的决心和态度!
李儒看到刘宏示意,躬身行了一礼,开口道:“臣,遵旨!”
随后李儒上前接过来,这群百姓在一块残破的白布上,写的冤屈和所状告的人员。
见到这一幕,赵氏的官员和张氏的官员连忙上前叩拜,齐声说道:“陛下,在此处审理,于礼不合,还请陛下移驾公堂,从而公开审理!”
说完,就在雪地上重重的开始叩首!
这二人想要开始拖,让此事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好缓两步,再重新开始想办法多方走动。
拖的办法就是用礼制开始向皇帝施压,也就是汉代的舆论,想要迫使刘宏尊礼而行,这也是豪强和士族惯用的手段!
就在这两名官员刚刚话落,其他益州刺史的官员开始窃窃私语,相互交换了意见,最后还是有几人上前,附和道:“此二位臣属所言有理,还请陛下移驾成都公堂!”
这几人也是益州当地豪强望门出身,知道此事的影响,他们跟蜀郡赵氏和张氏,虽然没有什么关联,但此先例一开,势必他们家族也可能会被牵连出来。
这才上前开始劝谏,毕竟他们与张氏和赵氏都属于益州大家族,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
.....
(http://www.dwjshu.com/book/GHJDHB-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