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风又起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风又起了

 

另一边,苏晚晴正缠着陈铮,非要看他手腕上烫伤的恢复情况。

“哎呀,绷带该换了吧?我看看好点没?”苏晚晴说着,就要去扒拉陈铮的袖子。

陈铮一脸无奈地躲闪:“苏小姐,请保持距离!伤口恢复良好,无需你操心!”

“看看怎么了!小气鬼!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苏晚晴不依不饶,粉毛都快蹭到陈铮脸上了。

“救命恩人?”陈铮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戏谑,“如果我没记错,差点被咖啡泼到后颈的是你。严格来说,是我救了你。”

“你…!”苏晚晴被噎得瞪圆了眼睛,气鼓鼓地抓起桌上一个空可乐罐,“那这罐可乐呢?冰敷总有用吧?算不算恩情?”

陈铮看着她孩子气的样子,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没再反驳,只是把自己那罐没开封的冰可乐推到她面前:“那再冰一下?”

苏晚晴看着那罐可乐,再看看陈铮手腕上露出的、己经结痂但还泛着粉红的烫伤痕迹,心里的气莫名其妙就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她哼了一声,抓起可乐,手指却不小心碰到了陈铮的指尖。

两人都像触电般猛地缩回手。

空气瞬间安静了几秒,弥漫着一丝尴尬又微妙的气息。

苏晚晴脸一红,抓起可乐罐,掩饰性地咕咚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也压不住脸上腾起的热度。

陈铮也有些不自在地别开脸,端起自己的橙汁。

这小小的插曲,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喧闹的食堂里,激起了只有当事人才能察觉的涟漪。

夜深了。

微光堂的喧嚣散去,只剩下机器的低鸣和守夜保安巡逻的脚步声。

林微光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开大灯,只有台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桌面。

桌上摊着知识产权中心发来的那份专利预警函的传真件,还有她翻出来的、关于金盏花医药集团的资料。

对方专利覆盖的范围很刁钻,卡在核心成分配比的一个狭窄区间,还有那个低温真空浓缩工艺。

这工艺是李伯根据古法熬煮改良的,为了最大程度保留药性怎么会和海外专利撞上?

巧合?林微光打死也不信!

她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桌角那个旧纸箱上。

鬼使神差地,她又拿出了钱包,抽出那张泛黄的旧照片。

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母亲林芳和那位“知秋姐”年轻的笑脸。

“妈…知秋阿姨…”她低声呢喃,“你们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陆沉舟他现在又在哪里?”

照片无声,只有窗外沉沉的夜色。谜团未解,新的风暴又起。

那张旧照片,像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一段尘封的往事,却又引向了更深、更汹涌的暗流。

风,起了。

金盏花医药集团那封专利侵权预警函,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在林微光心上。

办公室里,她捏着那份冰冷的传真,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英文专利文件摘要,只觉得太阳穴突突首跳。

酸枣仁、百合、茯苓核心成分没错。

配比区间卡得真死!

低温真空浓缩工艺?李伯改良的这个工艺,怎么就跟人家在欧洲注册的专利撞上了?

巧合?林微光嗤之以鼻。GHI刚被打退,这头盘踞欧洲多年的老牌医药巨头就跳出来精准打击?说背后没人捣鬼,鬼都不信!

“陈律师那边怎么说?”林微光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问旁边同样一脸凝重的小慧。

“陈律师收到文件了。”小慧赶紧回答,“他说对方专利布局很完善,打国际官司耗时耗力耗钱,对咱们非常不利。

他正在紧急联系国内顶尖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还有他在欧洲那边有点人脉,看能不能挖到点金盏花专利的内幕。”

“内幕…”林微光喃喃道,目光下意识地又瞟向桌角那个旧纸箱。

那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母亲和那位“知秋姐”亲昵的笑容,还有那句“命之恩人”像一团乱麻,搅得她心神不宁。

陆沉舟的母亲陆知秋,金盏花,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她甩甩头,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危机。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李伯呢?”林微光问,“低温真空浓缩工艺,是他老人家根据古法熬煮一点点试出来的,有没有可能是我们独创的?只是刚好跟金盏花的思路撞了?”

小慧面露难色:“李伯看了对方专利摘要里那个工艺描述,气得首拍桌子,说他们那是‘花架子’,跟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精髓没法比!但专利这东西,不看精髓不精髓,看谁先注册啊!李伯说工艺细节他记在脑子里,没形成过什么书面文件。”

没有书面记录!

林微光的心又沉了一分。

没有早期研发记录,就很难证明工艺是独立研发而非抄袭,这在专利诉讼里是大忌!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难道真的要被这从天而降的专利大棒砸趴下?刚开拓的国际市场渠道,眼看就要被堵死?

“等等!”林微光脑中灵光一闪,“我妈妈的旧东西!那个纸箱!我记得里面好像有她以前的行医笔记和药方手稿!快!帮我找出来!”

小慧眼睛一亮:“对啊!素心阿姨可是老中医!说不定有线索!” 她立刻扑到角落,把那个旧纸箱重新拖出来,两人手忙脚乱地翻找。

褪色的宣传单、泛黄的账本、用旧的听诊器终于,在箱子最底下,翻出几本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硬壳笔记本。

纸页己经发黄变脆,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

林微光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封面上是母亲娟秀的字迹:【素心行医札记 - 癸酉年】。癸酉年正是那张照片拍摄的年份!

她屏住呼吸,轻轻翻开。里面是母亲工整的小楷,记录着各种病案、用药心得、还有手绘的经络穴位图。

字里行间,透着母亲的仁心与专注。

她快速翻找着,目光急切地搜寻与“安神”、“失眠”相关的字眼。

终于,在笔记本中后部,她找到了!


    (http://www.dwjshu.com/book/G0BCJI-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