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室。
灯光惨白,空气冰冷凝滞。
林微光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面前是一张冰冷的金属桌。
对面坐着负责询问的执法人员,正是那个冷峻男人,姓李和一个负责记录的年轻女科员。
“林微光,关于你店‘安神饮’等产品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的举报和投诉,你有什么解释?”
李队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我没有解释,因为这是污蔑!”
林微光挺首脊背,尽管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坚定。
“‘微光小筑’所有产品,均选用药食同源原料,采购来源可查,她提供了张伯药材基地的联系方式和合同复印件,生产过程严格遵守卫生规范。
每一批产品熬煮后我都会亲自试饮,从未出现任何不适!我的顾客反馈也从未有过食物中毒记录!”
“是吗?”
李队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纸,推到林微光面前。
“这是三位消费者的投诉记录和医院急诊出具的诊断证明。你自己看。”
林微光拿起那几张纸,手指冰凉。
上面清晰地记录着:
投诉人A(王女士):声称于昨日下午购买并饮用“微神饮”一袋,当晚即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急诊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投诉人B(张先生):称其妻(李女士)于前日购买“安神饮”一盒,昨晚饮用后同样出现上吐下泻、发烧症状,急诊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投诉人C(赵同学):声称昨日在“微光小筑”购买“清心降火茶”一杯,饮用后不久即感恶心、头晕、腹痛,自行服药后缓解,未就医,但坚持是茶饮问题。
诊断证明上,医院的公章和医生的签名清晰可见。
林微光的心沉到了谷底。
证据链如此“完整”!时间、症状、诊断…环环相扣!这绝不是巧合!
这是精心策划的栽赃陷害!周锐!一定是他!只有他有动机,也有能力做到这一步!
“林微光,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队盯着她,眼神锐利如刀。
“无证经营、产品导致多人食物中毒,这己经不仅仅是商业纠纷,而是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后果有多严重,你应该清楚!”
巨大的压力和冰冷的绝望感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林微光淹没。
五十万的赔偿官司还未了结,现在又背上“食品安全”的重罪指控!
一旦坐实,不仅仅是倾家荡产,她这辈子都可能无法再从事相关行业!
母亲传承的岐黄之术,将彻底断送在她手里!
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眩晕,手指死死抠住冰冷的金属桌沿,指甲几乎要嵌进去。
孤立无援!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词的冰冷和沉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时刻,母亲临终前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她混乱的脑海中炸响。
“……记住,万物相生相克……遇到疑难……追根溯源……”
追根溯源!
林微光猛地抬起头,眼中那点被绝望吞噬的光芒,如同风中残烛般,重新挣扎着燃烧起来!
不!她不能认输!这盆污水,她必须洗清!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她再次拿起那几张投诉记录,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逐字逐句地重新审视:
王女士:饮用“微神饮”?她店里根本没有叫“微神饮”的产品!只有“安神饮”!
症状:剧烈腹痛、呕吐、腹泻…急性肠胃炎…
张先生(其妻李女士):饮用“安神饮”…上吐下泻、发烧…细菌性食物中毒…
赵同学:饮用“清心降火茶”…恶心、头晕、腹痛…
等等!
林微光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李女士”的症状描述上——上吐下泻、发烧!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个关键的疑点,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迷雾!
她的“安神饮”和“清心降火茶”,主要成分是酸枣仁、百合、茯苓、野菊花、金银花、陈皮等,性质偏于清热、滋阴、安神、祛湿,都是药性平和、不易腐坏变质的药材!
熬煮过程高温灭菌,密封分装。
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投诉人都是饮用当天或隔夜发作导致典型的、由腐败变质或致病菌污染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还伴有发烧?
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中药药性引发不良反应的规律!
反倒是…林微光脑中飞快地闪过母亲笔记里关于“食物相反”、“饮食禁忌”的记载。
其中有一条,她印象深刻:
“螃蟹性极寒,与柿子、石榴、浓茶等同食,易致腹痛吐泻。若本脾胃虚寒者,尤甚。”
螃蟹…寒性…腹痛吐泻…
她猛地想起,就在昨天下午,张奶奶闲聊时曾提过一嘴,说巷口新开的海鲜大排档生意火爆,螃蟹特价,好多老街坊都去买了…
一个大胆而可怕的推测,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她猛地抬头,看向李队,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却异常清晰有力:
“李队长!我要求查看三位投诉人完整的就诊病历和事发当天的详细饮食记录!
特别是…他们是否在饮用我店茶饮前后,大量食用了螃蟹、柿子、冰饮等寒凉之物?!”
(http://www.dwjshu.com/book/G0BCJI-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