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如何卖出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如何卖出去

 

杨建则根据现有条件,重新规划了简易的装配流程,设计了一些土法上马的工装夹具,提高效率和精度。

工人们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没人抱怨,反而互相鼓劲。

电工忙着布线测试,钳工忙着打磨配件,焊工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壶身的焊缝,就连平时扫地的老大爷,也主动承担起了给大家烧水送饭的活儿。

汗水浸透了工装,油污沾满了脸庞,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

半个月后,当一百只崭新的、带着金属光泽和胶木质感的电热水壶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车间地面上时,整个厂区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户,照在那些水壶上,反射出点点光斑,如同希望的种子。

王解放和杨建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看着这凝聚了所有人汗水和希望的成果,相视一笑。

“小杨同志,”王解放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我们做到了!”

杨建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看向远方:“王厂长,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该让它们去市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王解放激动得脸膛发红,用力拍了拍杨建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杨建都感觉到了这位老厂长此刻内心的澎湃。

“好!好!小杨同志,有你这句话,我老王心里就踏实了!这不光是水壶,这是咱们厂的命根子,是弟兄们的饭碗!”

杨建微微一笑,目光在那一百只崭新的电水壶上扫过,金属的光泽在昏暗的车间里显得格外耀眼。

他心里清楚,造出来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铁疙瘩”变成实实在在的钱。

“王厂长,”杨建收回目光,表情严肃起来。

“东西是好东西,但放在这儿,它就是一堆废铁。咱们得尽快让它出去见世面,换回真金白银来。”

王解放脸上的激动稍稍褪去,换上了一丝凝重。他点了点头,搓了搓手,这也是他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

“是啊,小杨同志,你说得对。这……这可怎么卖?咱们以前都是给大厂做配套,人家下订单,咱们生产交货就完事了。

这直接卖给老百姓,我……我心里没底啊。”他看了看周围那些同样带着期盼和紧张神色的工人们,“而且,这东西,卖多少钱合适?”

这确实是个核心问题。定价,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定位,也关系到工厂的生死存亡。

王解放沉吟了一下,试探着说道:

“小杨同志,你看……咱们这水壶,用料扎实,做工也算精细,比市面上那些铝皮壶强多了,还能自动烧水断电,安全方便。

要不……咱们先定个三十块?这价格,比一般的暖水瓶贵不少,但咱们功能多啊。先卖出去一百个,在街坊邻里间传开口碑,等名气响了,咱们再提价,再去找供销社、百货商店谈?”

他的想法很实在,也很符合这个年代普遍的思维方式:

先求稳,薄利多销,打开局面再说。三十块钱,对普通工人家庭来说,也得咬咬牙,但努努力,或者几家合买一个,还是有可能承受的。

然而,杨建却缓缓摇了摇头。

“三十?”他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王厂长,你太小看咱们这宝贝疙瘩了。”

王解放一愣:“小杨同志,你的意思是……?”

杨建伸出五个手指头,在王解放面前晃了晃:

“五十块!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五……五十?!”王解放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声音也拔高了八度,引得旁边的工人们纷纷侧目。他下意识地压低声音,凑近杨建,急道:

“小杨同志!你没说胡话吧?五十块!那可是普通工人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啊!谁……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个烧水壶?这不是抢钱嘛!”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十块他都觉得有点冒险,杨建居然直接喊到了五十!

这年头,一台上海牌或者永久牌的自行车,也就一百三四十块钱。花将近半辆自行车的钱,买个只能烧水的东西?王解放觉得这太疯狂了。

工人们也听到了杨建的报价,顿时议论纷纷。

“五十?乖乖,俺俩月白干了!”

“这谁买得起啊?疯了吧?”

“就是,能有口热水喝就不错了,花五十买这个……”

“小杨同志是不是昏头了?这能卖出去?”

质疑声,担忧声,此起彼伏。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这“五十块”的定价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杨建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只是看着王解放,眼神锐利而充满自信:

“王厂长,你觉得贵,是因为你把它当成了一个普通的烧水工具。但你要想,这是什么?这是电热水壶!全自动!插上电,水开了自动跳断!安全、方便、省时!这在整个四九城,不,在整个中国,是独一份!”

他加重了语气:

“独一份的东西,凭什么不能卖高价?你想想,那些家里条件好的,或者单位里需要招待客人的,是缺那几十块钱的人吗?他们要的是什么?是方便!是面子!是用上了别人没有的新鲜玩意儿的那份优越感!”

“而且,”杨建话锋一转。

“咱们这第一批只有一百个。物以稀为贵!咱们就是要让它显得金贵!就是要让先买到的人觉得,这钱花得值,买到的是身份,是潮流!”

王解放被杨建这一连串的话说得有点懵,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是啊,这电水壶确实是新鲜玩意儿,独一份。

那些不差钱的主儿,买东西有时候还真不光看实用,也图个稀罕,图个面子。

可他心里还是打鼓:“话是这么说……可万一……万一没人买怎么办?咱们这点本钱,可经不起折腾啊……”

杨建笑了,拍了拍王解放的胳膊,语气斩钉截铁:“王厂长,你信我一次!就按五十块卖!我敢跟你保证,这水壶,不仅有人买,而且会抢着买!”

他目光扫过那些水壶,仿佛已经看到了它们在未来千家万户中冒着热气的景象:

“别看现在五十块觉得贵,以后,这玩意儿会走进家家户户,就像今天的暖水瓶一样普遍!我们现在卖五十,是占了先机!是引领潮流!”

他的自信感染了王解放。

这位老厂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却总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想起了他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拿出两千块巨款,想起了他是如何带着大家在半个月内奇迹般地造出了一百个合格产品。

或许……或许他真的有自己看不到的眼光?

王解放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好!小杨同志!就听你的!五十就五十!咱们……咱们怎么卖?拉到街上去摆摊?”

杨建摇摇头:“摆摊太掉价,也卖不出咱们这个身价。咱们得想个更巧的法子。”

他沉吟片刻,脑中快速思考着。直接去百货商店?

人家未必看得上这没名气的小厂产品,而且手续繁琐,回款也慢。挨家挨户推销?效率太低。

“王厂长,咱们这样……”杨建凑近王解放,压低声音,“咱们先不急着全面铺开。第一步,是打响名气,而且是往高端打!”

“高端?”王解放不明所以。

“对!”杨建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咱们挑选几个目标,比如……市里几个大单位的办公室,或者一些干部家属院附近。咱们不去直接卖,咱们搞‘体验’!”


    (http://www.dwjshu.com/book/BFCDID-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dwjshu.com
读万卷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